top of page

戊二醛对热降解内窥镜上沉积物形成的影响。

在许多国家,戊二醛一直广泛用于不耐热内窥镜的最终消毒。

长久以来,学界不乏关于戊二醛的研究。文献描述这种制剂同蛋白质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大分子聚合物(例如,Block SS (ed.)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 5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1)。另一方面,戊二醛还是一种极性物质,残留在内窥镜表面后一起进入消毒程序,剂量无毒,但沉积下来后会在下次使用过程中和患者的内源性蛋白质发生反应。

由此产生的沉积物可以通过内窥镜插入部分的标记环褪色所发现,且褪色发生在内窥镜插入患者的部分。更早还有文献描述了内窥镜通道内发现的沉积物。

为了在人工和机器洗消程序中防止软镜表面戊二醛——蛋白质沉积物的生成,最终消毒之后的冲洗过程至关重要。

诸如过醋酸等氧化物质能通过攻击化学结构消除这些沉积物。所以,每当将最终消毒的消毒剂从基于戊二醛的活性物质转换成基于过醋酸的产品时,消毒几次过后可以观察到沉积物消失,标记环颜色恢复。此外,改变消毒剂可能会降低通道刷洗的频率,毕竟在器械通道内,几次洗消循环后沉积物就已经刷干净了。

结论:

当通过戊二醛对不耐热内窥镜进行最终消毒时,应关注沉积物指示物的变化,例如标记环褪色,并在消毒步骤之后检查最后一道冲洗程序的有效性。

如果把最终消毒中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从戊二醛换成过醋酸,几个洗消周期后戊二醛——蛋白质络合物就会被破坏,内窥镜内外表面的沉积物也因此消失。这时标记环变白,但可能会因为惰性导致内窥镜通道刷洗频率降低。


Source: Olympus Europa SE & Co. KG



关于作者

PD Holger Biering博士在马丁路德大学哈雷-维滕贝格分校学习化学,并在那里完成了博士学位和适应性训练。2010年之前,他在艺康公司的研发部门担任过各种管理职务。从那时起,他一直在为医疗行业的公司和用户担任医疗设备清洁和消毒的顾问。他是德国和美国各种国家准则和标准化工作组的成员,也是CEN(欧洲)和ISO(全球)的国际工作组的成员。

6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